高分卫星十年影像|“苏”式工笔精绘“强富美高”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
这是江苏在新时代承担的重要使命任务
承担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图为2023年7月3日拍摄的苏州工业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热红外卫星影像图
城市建设、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等越活跃
1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174个项目
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4.8%
2024年6月,货轮停靠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作为中国首个落地的“一带一路”建设实体项目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十年成长
中亚五国成连云港陆海联运的“腹地”
2014年,岛民在江中划船。新华社发(季翔 摄)
2024年,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在自家院中。新华社发
2023年,马庄香包产值突破1000万元
2022年5月2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带着孙女孙歌尧在直播展示香包。新华社记者 赵久龙 摄
冬日暖阳下,太湖贡湖沙渚饮用水源地风景壮丽
2020年以来蓝藻暴发面积逐年降低
全年水质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蕞好水平
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太湖美”
2024年3月,“太湖之星”正在湖中清淤作业。新华社发
是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的蕞后一道生态屏障
以前这里曾是全国蕞大进口硫磺集散地之一
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在江海大地徐徐展开
江苏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
连续3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
江豚重现江苏段,桃花水母再现太湖
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千年运河水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边蜿蜒流淌
一条大河蜿蜒近3200公里、绵延2500余年
将这样巨大体量的文化遗产浓缩在展陈空间里
古籍文献、书画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
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
苏绣、宋锦、缂丝、苏扇等非遗匠心独具
游客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江苏浇灌出绚丽的社会文明之花
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技术支持:自然资源江苏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