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走出去”招大引强“请进来”合作共赢
盛夏的淮安,热浪滚滚;投资的热土,活力迸发。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始终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紧盯项目招引“4633”目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家家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一个个重特大项目相继落地,为淮安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重大项目接踵而至。2月8日,总投资超100亿元的巨石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奠基;3月16日,总投资106亿元的江苏修正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4月19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天合光能光伏电池项目一期工程竣工……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批投资超50亿元、百亿元的重特大项目落地,为淮安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招商队伍主动出击。项目“请进来”,招商“走出去”。今年以来,我市高质量组织杭州、深圳和淮河华商大会3场重点招商活动,赴日韩、英法开展2场境外招商活动,签约项目数量、质量明显提升;各县区(园区)在上海、北京、深圳、无锡等城市开展多场推介活动,并赴日本、韩国、泰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地,开展境外招商。同时,全市“一号招商员”切实履行招商主体责任,带头招商,谈项目、推项目,各县区(园区)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累计在外招商超500天,每日在外招商人员常态约500人。主动出击招商引资,深入挖掘项目信息,积极拓宽招商渠道,更多企业来淮考察投资。
关联企业组团扎根。龙头聚力,链上发力。我市聚焦“7+3”先进制造业集群,精准发力产业链招商,持续实施“筑链工程”,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执行层面,成立产业招商专班,组建“7+3”产业招商专班,每条产业链明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批链主企业、一个工作专班”的招商格局,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编制重点产业招商指南,绘制产业图谱、企业图谱、产品图谱和研究机构图谱,摸清产业链核心企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推动链主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强;推动县区(园区)细排本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编排本地区产业链图谱,聚集资源要素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链,避免无序恶性竞争。截至目前,全市围绕天合光能、鹏鼎、中天钢铁、天鹏锂能、捷泰等招引产业链项目116个,协议引资额达825亿元,上下游企业集聚效应加速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