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台办“三个聚焦”贯彻落实31条惠台措施
中国台湾网5月3日淮安讯《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及台胞措施”)出台后,淮安市台办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快台资示范区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重大契机,并从台商台胞、相关职能部门两个面向出发,在宣传、调研、行动等方面聚焦发力,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贯彻落实“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氛围和共识,形成了一批早期收获成果。
一、聚焦宣传,让“31条惠及台胞措施”入脑入心
整合全市台办系统力量,利用走访台企、台商座谈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等形式,宣传讲解“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推动台商台胞知悉、掌握、会用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全覆盖。特别是利用4月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平台,举办淮台食品产业合作交流会,淮安市市长蔡丽新亲自向40多家参展台企代表介绍“31条惠及台胞措施”,受到了台商台胞的一致好评。台商台胞普遍表示,“31条惠及台胞措施”将为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创造更好条件,真正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理念。同时,认为淮安作为台资示范区,101%服务贴心周到,相信“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出台以及地方具体实施意见将吸引更多台商台胞来大陆、淮安发展。
二、聚焦调研,让“31条惠及台胞措施”有的放矢
市委办、市台办组成联合调研组,就贯彻落实“31条惠及台胞措施”进行专题调研。3月赴全市所有县区进行调研,4月召开2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和数十位台商参加的座谈会,蕞大程度听取台商台胞、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同时认真学习福建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60条、莆田市《关于促进莆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35条以及昆山市贯彻落实“31条惠台措施”工作推进会发布的政策文件,确保调研靶向明确、有的放矢。
三、聚焦行动,让“31条惠及台胞措施”落地落实
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线%服务理念,迅速行动、主动作为,从三大领域为台商台胞送上了“政策大礼包”。
1.产业扶持。在台企申报研发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奖励、设立研发中心、技改补助等方面给予台企与本地企业同等待遇;认真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在大陆的研发中心采购大陆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等政策;鼓励台企通过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培育自主品牌、发展电子商务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台企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2.要素支撑。资金方面,统筹安排商务发展、产业发展、科技等专项资金扶持台企发展。人才方面,鼓励台湾人才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帮助解决住房保障、购房券发放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对台湾高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加大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土地方面,鼓励以“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台企工业用地;研究制定集约用地的鼓励类台资投资工业项目按蕞低价标准70%执行的出让底价政策细则。住房方面,出台《关于在淮就业的港澳台同胞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的通知》,让在淮工作台胞享有与本市职工同等的住房公积金待遇。
3.深化教育、文化、医疗、社会等领域交流。教育方面,实现台商子女入学与本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累计签约台湾青年博士55人。文化方面,邀请台湾文艺界人士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邀请台商参与淮安文创港建设。医疗方面,淮安市、县两级医院与台湾相关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医院管理论坛,引进了一批台湾医疗人才。社会建设方面,鼓励台胞加入专业社团组织、行业协会,支持台协会等涉台社团参与公益创投;引导台企台胞参与扶贫开发,对扶贫成效明显、贡献特别突出的给予表彰,并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荣誉评选和资格考核方面,支持在淮台胞参加各类荣誉评选,为在淮台胞参加5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81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提供全过程服务。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白莎入选淮安首届“巾帼巨星”,江苏高研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基恩获评2017淮安年度经济人物。(中国台湾网淮安市台办通讯员 王小宝)
淮安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赴台考察农业发展
淮安市组团赴台考察半导体产业项目
“淮安造”台资敏安新能源汽车彰显民族品牌力量
淮安清江浦区举行台资项目签约仪式
台企在2018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收获多
台湾中山大学陈正隆教授来淮安作学术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