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淮安:建设枢纽新城打造文旅示范城市

admin7个月前 (09-25)产业新闻46

  近年来,淮安高度重视综合交通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提出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同时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同步推动有效供给和消费转型,以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底色,打造文旅示范城市。

  近日,“绿色新枢纽 江苏加速度”网宣行动记者团来到淮安,切身感受“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淮安答卷”。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打造“枢纽新城”的应有之义。淮安市将交通作为打造“枢纽新城”和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快区域要素流动,筑牢枢纽新城支撑;完善城市内部交通功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增强枢纽新城能级。

  近年来,淮安相继建成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铁路、机场二期、淮安新港、市区内环高架等一批具有关键性支撑、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交通工程,形成“公铁水空管”统筹发展、衔接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公路客运量、水路货运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均超过0.5%,成为全国重要客货转换中心。在今年2月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淮安被列为京津冀至长三角主轴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与徐州、连云港作为组合枢纽被明确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安港被列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淮安新港现有港区7个、码头116座、泊位389个,千吨级以上泊位达到92个,500万吨级以上吞吐能力的码头5个。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分公司总经理李威介绍, 近年来,淮安新港先后开行“淮安—宁波”“淮安—上海”海铁联运班列。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就可以通过淮安新港发至上海港、宁波港,继而发往全球各地,为淮河流域、京杭运河沿线地区的外贸业务架起连通世界的“黄金通道”,助力淮安实现从“江河经济”向更开放的“海河经济”的转变。

  此外,淮安新港推动的外贸货物“属地报关、异地放行”,极大便利了淮安本土及淮河上游、运河沿线城市相关企业的外贸清关需求。据悉,2017年淮安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内河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全省总量的50%以上,2020年达到25.88万标箱,淮安内河航运中心地位、特征逐步显现。

  “十四五”时期,淮安将进一步聚焦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部署,实现海陆空联运。全市编排交通重点项目60个,计划投资约1200亿元。重点实施宁淮铁路、沂淮铁路、京沪高速扩建、机场三期扩建、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整治、高铁快运物流基地、智慧交通、城市快速路二期等重点交通工程。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等战略叠加机遇,实施“枢纽新城”新发展战略。

  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淮安作为全省3个城市之一上榜。

  近年来,淮安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打造特色文旅场景,结合本土特点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拉动内需,促进消费。

  淮安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秉承着“传统文化引领,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淮安西游乐园深度挖掘《西游记》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合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把创意元素融入景区游玩体验、氛围演艺等各个领域。乐园里,除了各个与西游题材相关的游乐项目以及场馆之外,还精心策划了“传统文化创意市集”“万妖大会”“奔月计划”等系列活动,助力文化跨越时空界限,引发游客共情。致力开发景区夜间经济、丰富增值服务,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促进淮安文旅消费数字化、智能化。

  抢抓“一区两带”建设机遇,淮安市按照“生态文旅水城”发展定位,持续实施“四湖工程”、着力培育“四种业态”,聚焦创建“四大品牌”,积极构建“产业旅游化”新格局,奋力迈上“文旅融合”新台阶。淮安白马湖景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湖湾生活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引擎,打造独具江淮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淮安还着力推动各类文旅消费主体提档升级,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指导河下古镇城河步行街、御码头美食街两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提升集聚区功能,帮助西游集团和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申报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拓展文旅消费场景,服务帮办重点文旅项目,做好中国水工科技馆(筹)建设的文物征集,协调中国水工科技馆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工作,重点指导西游记文化体验园申报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让拳头产品发挥引领作用。

  下一步,淮安将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目标,不断拓展文旅消费的新模式,通过丰富产品供给、深化产业融合、完善惠民措施、提升便捷程度、繁荣夜间经济,带动文旅消费释放潜力,让文旅扮靓“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的城市画卷,成为淮安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美丽名片。

  绿色新枢纽 江苏加速度丨淮安:打造新型农村 百姓安居乐业

  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发挥枢纽优势,建设长三角现代化陆港城市

  江苏近五年建成综合客运枢纽32个 “零换乘”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未来五年江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1000公里

  无锡首家青年人才社区开园 打造多元文化交融生活场景

  全国首个跨省域规划建设导则发布 长三角示范区建设有了统一标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淮安文创港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江苏淮安:挖掘运河文化底蕴非遗力量赋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江苏淮安:挖掘运河文化底蕴非遗力量赋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新华报业网专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正文【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淮安:挖掘运河文化底蕴,非遗力量赋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9/11/14 19:59   作为大...

市领导调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市领导调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1月13日,市长陈之常率队走进文化场馆、体育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陈之常强调,要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跨界融合,进一步繁荣文体事业、...

我市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跨越发展

我市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跨越发展

  夏日的傍晚,在流光溢彩的里运河畔,来自3家市直院团的演员们带妆演出,京剧、淮海戏、淮剧经典唱段轮番上演,悠扬绵长的戏曲声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近年来,我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

重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超2600万吨

重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超2600万吨

  2024年1月至11月,重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达到2600.6万吨,同比增长4.3%,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供了坚实支撑。重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

江苏淮安市台办“三个聚焦”贯彻落实31条惠台措施

江苏淮安市台办“三个聚焦”贯彻落实31条惠台措施

  中国台湾网5月3日淮安讯《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及台胞措施”)出台后,淮安市台办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快台资示范区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重大契机,并从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