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龙头领跑”打造乡村振兴“新优势”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淮阴区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保障供给、带动就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以龙头引领带动产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淮阴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9家、市级56家。
着力培优育强,做大产业规模。利用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市级(含)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开展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一体化和智能化更新改造。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补助方式,2022年对符合条件的10家农业龙头企业发放奖补资金265.5518万元。通过项目支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引领关联产业提档升级和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优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帮扶企业升级改造设备,提高大米品质,增加产能促进销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提升凌桥大米品牌形象。
着力存量改善,做优品牌载体。围绕产业布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促进农产品就地增值,带动农民就近就业。根据全区辣椒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利用省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2022年以来新建的温室钢架大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发挥淮安农科园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力建设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积极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整体提升,实现培育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的良好效应。古清口街道种植辣椒,利用150余亩闲置土地,新建15个高标准温室钢架大棚,全新打造规模化、设施化、智能化的辣椒产业园。
着力能级提升,做长产业链条。重点推进优质稻米、绿色蔬菜、规模畜禽和水产等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稻+”、瓜、椒、藕、菇等五大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依托淮阴母爱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乡村独特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养老”等农业新业态。坚持“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办好“2+2+N”农业招商活动,围绕头部企业和产业集群,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实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构建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农业产业链前伸后延。成立淮安状元里农业发展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引领,让丁集黄瓜有更大知名度,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