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人大:为“富农增收”注入人大代表力量
原标题:清江浦区人大:为“富农增收”注入人大代表力量
“这是我们甘露种植的大米,品种有金梗818、淮稻5号、五月梗,吃起来Q弹软糯,香味浓郁,我们都是层层把控,保证每一粒好米均是优等品质。”陈华梅拿着刚采摘下来的稻穗向屏幕前的网友展示道。
陈华梅不仅是黄码镇人大代表、甘露村村委委员,同时也是一名红色主播,当前正值水稻丰收的好季节,这一次她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让网友们一起“云”收割,帮助绿色有机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自市人大“惠民生、助发展”代表履职建功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清江浦区人大代表、黄码镇甘露村书记张子轩积极带领村民培育本土胚芽大米、羊肚菌、草莓等特色农产品,打造了“久逢甘露”特色品牌,并探索运用“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农户开拓了更为广泛的销售渠道。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助力乡村振兴“234”工作机制,在全区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人大代表促增收”专题活动,确定秦墩村、三闸村、严集村、甘露村4个村为重点帮促村,并为每个重点帮促村成立由1名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1个人大工作委员会挂钩、4名企业家代表结对的“1+1+4”帮扶小组,主要从产业项目导入、基础设施完善、专项资金争取、特色产品促销、困难群众帮扶等方面着手,精准化开展履职活动。
该项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前期,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相关委室和企业家人大代表到4个重点帮促村进行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每个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富民增收计划和帮促方案。
和平镇严集村中心路和三闸干渠路是连接淮金路和西安路的主要通道,因为道路损坏严重,导致会车困难,已不能满足周边蔬菜大棚种植的运输需求。在得知村里主干道路改造计划后,区人大代表、淮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雍洪宝当即作出承诺,“我们将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些社会资本投入,帮助村里翻新改造道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严集村现有大棚种植面积1200余亩,种植品种有淮安红椒、上海青、毛豆、扁豆、豇豆、西瓜、青椒、花菜、西兰花等,区人大代表、江苏中农生态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井辉与村里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将在技术与人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帮助改良农产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甘露村不仅有自己的原生态大米品牌,而且有一批手艺精湛的厨师,还建成了甘露村军事拓展基地、甘露村‘三坊’、甘露村村史馆和甘霖书屋,完全可以走一条‘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子。”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陆茂兵与村干部的想法不谋而合,村书记张子轩认为还可以将甘露村集体门面房进行改造,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
“这些改造工程就在公司的业务范围内,我们会给村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区人大代表、江苏耀新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华东表示全力支持。在中秋节期间,省人大代表、淮安同正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林则是直接采购了近万元的甘露村“久逢甘露”大米,作为中秋节礼品发放给公司员工,帮助村集体实现增收。
近年来,和平镇三闸村先后招引牧原现代农业产业、廷雄农业、淮河生态农场、顺益葡萄园、怀恩农业示范园、华润智润农业产业园等7个农旅项目,但是因为村里土地大都是碎片化,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三闸村还有临近二河生态水资源的优势,虽然发展了一些水产养殖、生态休闲垂钓等产业,但是数量相对还比较少。
区人大代表、清江浦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会长杜其洪建议由村集体牵头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整理实现道路、水利等设施的优化,将小田变大田,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实现以产促农。“我们将结合三闸村水乡特色,帮助村里多建一些鱼塘,大力发展集垂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项目”,区人大代表、江苏兴华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刚提出下一步打算。
据悉,乡村振兴“人大代表促增收”专题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从今年一直持续到2026年底。区人大常委会将全力推动该项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确保4个重点帮促村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真正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腰杆挺起来、生活富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