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淮安市区东大门,下辖4个街道(钵池街道、徐杨街道、南马厂街道、枚乘街道)、2个办事处(新港办事处、金港路办事处),实际管理面积128平方公里,2021年末户籍人口20.3万人、常住人口29.47万人,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软件企业孵化器4个“国字号”平台,是江苏长江以北知名台资高地、全国首批“绿色生态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区位交通优势突出。水陆空铁无缝衔接,交通网络高效便捷。6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徐宿淮盐高铁、连淮扬镇高铁建成通车,宁淮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涟水国际机场通航境内外30多个城市,同时开通西安、郑州全货机航线;新港二类水路开放口岸通江达海,是全省内河集装箱亿吨大港重要枢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着力打造“公平、诚信、法治、高效”的营商环境。全面推行“2330”审批新流程,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等系列惠企政策有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威博液压成为北交所注册制头部股。深化经济网格化工作,启动运行智慧网格企业服务平台,网格服务品牌深受企业好评。
主导产业特色彰显。以富士康、鹏鼎科技、韩泰轮胎等名企为代表,形成IT、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是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江苏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为推动,着力打造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临空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崛起。
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围绕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汇金云谷等城市地标,打造智慧谷、创新创业园等孵化平台,全球首座以西游记文化为主题的IP乐园正式建成运营。现有工业、财经、食品等各类大中专院校9所,在校总人数近8万人,可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和技术研究人才;引进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瑞慈医疗等优质资源,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结合涉外涉台企业多、入境来区人员多的实际,精准抓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至今未发生一起内源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科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完善金融支持、援企稳岗、保畅保供等助企纾困政策,创新“共享员工”、驻厂工作组等举措,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稳得住、不耽误。今年上半年,累计为实体企业提供各类杠杆支持38.25亿元,有效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