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江苏淮安:向“新”聚力向“质”强链助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admin5个月前 (12-16)未命名36

  当前位置:江苏淮安:向“新”聚力 向“质”强链 助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天钢铁将5.5毫米的钢丝处理拉制成0.3毫米的钢帘线,全过程智能智造,打造全球*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巨石玻纤打造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中就有1支运用到了巨石的玻纤产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科环打破国外垄断,通过新材料工艺给需要防腐的机体穿上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铠甲”,却可以对抗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长达6年以上……一个个占据新材料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串点成线、发展迅猛,已成为江苏淮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作为全市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淮安将新型材料产业作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新材料项目,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千亿级规模总量、百亿级龙头企业支撑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2023年,淮安市规模以上新材料行业企业共562家,产业实现应税开票975.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的30.1%。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如何抢抓机遇助推新材料产业“加速跑”?又如何在新赛道助力新材料产业动能澎湃?淮安给出了答案——招引大项目。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材料产业链培育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协同发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构筑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淮安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表示。2023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材料工业项目85个,投资总额378.12亿元,占全市22.2%。

  随着新材料产业大项目频频落地,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石,推动了产业加速升级。近年来,淮安先后招引中天精品钢帘线、巨石玻纤、台华新材料等投资超百亿元龙头企业,拥有作为众多产业基础的钢帘线、玻纤丝、锦纶丝的“三根丝”,确立了汽车制造、纤维新材料等行业优势地位。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精品钢帘线项目,正在按照“灯塔工厂”标准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大的超高强精品钢帘线亿元的巨石玻纤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行业内智能化水平*高的生产基地;总投资120亿元的台华新材绿色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促成淮安市洪泽区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合作共建“绿色低碳差异化纤维产业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进金属新材料方面,淮安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8户,2023年实现应税开票429.02亿元。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连续多年开票销售额超百亿元,企业钢球用钢、铁路用弹簧扣件圆钢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汽车用钢直供一汽、上汽、东风、雷迪克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锚链钢与世界*大锚链生产企业亚星锚链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江苏天淮钢管有限公司建造了国际上*条超大口径热连轧无缝钢管生产线米的世界*大环形加热炉,装备配置国际*先进,作为国内自主集成的508mm高等级无缝钢管项目,成功入选“世界冶金十大技术要闻”。

  30吨的氢氧化钾可以生产10万吨的聚醚,那么同样30吨的双金属催化剂可以生产多少吨聚醚呢?日前,位于淮安工业园区的江苏巴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100万吨!这家淮安企业十年磨一剑,打破欧美技术垄断,成为全国*一家主营双金属催化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举站上了我国催化剂领域的“金字塔尖”。

  “目前,我们的双金属催化剂年产值在20吨左右,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务之急是加紧扩大生产规模,在应用端瞄准标杆客户。”江苏巴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赵宝成说,“去年9月,企业开工建设扩建项目,计划2025年建成年产聚醚多元醇用双金属催化剂60吨与特种聚醚12万吨扩建项目,届时我们将成为全球*大的双金属催化剂供应商。”

  聚氨酯产业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细分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作为全省*依托地方资源优势打造建设的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淮安工业园区充分利用环氧丙烷、聚醚等产业基础,丰富聚氨酯新材料门类,研发特种聚醚、聚氨酯弹性体、泡沫材料、高性能涂料等产品,积极建设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聚氨酯产业集聚效应,着力将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等为一体的国内*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基地。

  龙头*,“链上”逐新。随着淮安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诸如瑞洋安泰、富强新材料、天淮钢管、云达铝业等企业,都已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此外,依托储量全省*的岩盐、芒硝、凹土等资源优势,淮安集聚盐化凹土新材料规上企业超200家,打造形成省化工园区淮安工业园区、盱眙凹土2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吸引中化、中石化、实联集团、山东金岭等大型企业纷纷在淮布局;乙烯利、香芹***等产品产能全球*,特种聚醚、聚醚***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目前,正在加快打造全省纤维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为了突破一系列功能性生物基纤维“卡脖子”关键技术,部署新赛道,去年8月,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华大学、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原则组建“淮安市新一代功能性纤维新材料创新联合体”。

  作为全市*纺织化纤新材料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差异化聚酯纤维产品。“我们将依托创新联合体,围绕品牌和市场流行趋势,全方位进行差异化多功能产品开发和定制,做绿色、低碳、安全的纤维产品。”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康说。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为此,淮安积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大创新联合体建设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创新合作组织和利益共同体,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集群式创新,进一步激发新材料产业创新活力,建立健全市、县、园区三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向“新”向“质”、聚集发展。据统计,淮安在新材料产业累计培育出*专精特新企业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5户,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4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6户。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2024“中国磁学与磁性材料产业发展峰会”将于10月22-24日在张家港召开

  “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制造技术培训班” 在扬州成功举办

  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销量持续攀升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日趋成熟 细分赛道藏商机

  “中国磁都”!宁波打造强“磁场”,磁性材料产能占全国40%

  ·2024版《中国粉末冶金企业名录》隆重推出

  ·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超过燃油车,插混车型增速显著

  ·东睦新材料申请软磁复合材料粉体的制备方法专利,提高热导率

  ·“郴州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专家委员会”揭牌成立

  ·全球经济恢复弱势平稳,2024年10月份PMI为48.8%

  ·河钢工业技术实现镍基合金粉末首批供货

  ·高库存“隐忧”难消 铁矿石承压明显

  ·四川省“拓市场稳增长”磁性材料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在绵阳举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修正集团江苏药直通入驻淮安数字经济产业园

修正集团江苏药直通入驻淮安数字经济产业园

  玉名:巨量震荡,又一个关键信号释放   抑制新股“三高”,IPO发行制度须深化改革   淘气天尊:如何看待大盘放量新高后跳水?  ...

江苏中泽科技产业园

江苏中泽科技产业园

  江苏中泽科技产业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淮安市盱眙县新海大道59附近,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

江苏省淮安市科协组织院士开展海智调研项目对接活动

江苏省淮安市科协组织院士开展海智调研项目对接活动

  为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0月22-23日,淮安市科协积极搭建高端智力服务平台,组织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教授、市科协驻日本招才引智工作站站长刘震,...

淮安洪泽:凝聚人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淮安洪泽:凝聚人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牢牢把握“人才是头部资源”工作理念,以乡村人才振兴为关键主线,推动组织链、人才链、科技链...

淮安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开工

淮安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开工

  2月28日上午,淮安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在涟水县开工。市委书记史志军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阿特斯集团董事长瞿晓铧通过视频致辞,阿特斯集团运营高级副总裁熊海波致辞。市领导戚寿余、李森、林...

风起“云”涌海州区:创新之城澎湃“头部动力”

风起“云”涌海州区:创新之城澎湃“头部动力”

  行走在海州区多个企业、产业园区、实验室,科技创新之风迎面扑来。近年来,海州区瞄准创新高地建设,明晰发展路径,提升科技攻关,打造人才创新高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擎加速“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