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城发挥临空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较2020年增长20.6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较2020年增长5.2倍,技术合同交易额较2020年增长6倍,累计落地科转企业85家,年均增长率达到324.5%——这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交出的“答卷”。
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秦创原总窗口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合作示范区,三年来,空港新城通过强化枢纽建设、提升开放能级、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措并举,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型增长之路,发挥临空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初春时节,在空港新城鸿升行航空科技产业园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湄南高科”)车间,准备出口的订单正在这里争分夺秒生产等待交付。2023年10月,湄南高科入驻空港新城。同年12月,该公司的沙漠治理新材料技术得到阿联酋市场高度认可,一举拿下3亿美元订单。之后,大量订单接踵而来。
湄南高科智能化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
作为初创企业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秘诀是什么?“创新,从产品结构到生产工艺的多方位创新。”湄南高科创始人卢威说,其公司研发的新型防水材料在技术上可全面迭代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对比滴灌技术的“治标”,他们的产品既能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求,又能改善土壤沙化,做到了“治标又治本”。
自落地空港新城以来,秦创原(空港)工作部通过全流程科创服务,为湄南高科导入创新资源和市场渠道,帮助企业快速发展。目前,湄南高科已申请商标200余项,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百余项,拥有海外专利合作授权666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后备上市企业。卢威说,公司下一步不仅要在研发生产上下功夫,更要将产品推广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湄南高科作为空港新城科创产业发展的缩影,折射出秦创原平台的发展活力与魅力。如今,秦创原带来的“红利”正在空港新城加速释放,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选择落户在此,并不断发展壮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充实了力量。2023年,锐境科技、康龙化成2家企业被认定为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睿一诺获批西安市新型研发机构。此外,以中科西光、拓创光芯、同态科技、康倍机电等为代表的秦创原科技企业不断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产业“聚链成群”、企业“众木成林”,科创产业集群发展势头正劲。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背后,也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久久为功。机器中的刀削工具来回切换,一件件原材料被精准切割、打磨成不同的型号……位于空港新城东航西北临空产业园的陕西长鑫精密装备(简称“长鑫精密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全自动生产线正在有序作业。
“这是镁合金,是我们公司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它非常轻,加工时材料变形量大,所以精准控制的难度比较大。”长鑫精密装备总经理年华介绍,公司使用CNC数控加工设备,生产出的零件精度可达0.02mm-0.005mm,像此类机械加工及检测设备公司共有30余台,有效解决了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规模投入,三年内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以上,深耕复杂性零部件,研发新的产品。”年华表示,除了政策优厚,产业链集聚效益也是公司选择在空港发展的原因,“这里制造业发展氛围浓厚,能为公司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家专注于精密零部件加工及镁合金、钛合金等先进材料精密零部件制造的创新型企业,长鑫精密装备已获得行业资质6项,知识产权证书8项,业务覆盖航空、航天、船舶、无人机、卫星等领域。
眼下,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成为空港新城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的底气。除长鑫精密装备,区内的西安圣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恩坦华(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吉宁轻量化汽车零部件(西安)有限公司、陕西拓普达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等制造企业均已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
近日,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数字建造”企业,西安悦翔数创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建造赋能智慧机场建设”案例入选2023年陕西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该案例有效解决了建设中存在的低效率、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大幅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建设品质,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验收效率提升了280%。
巡检“机器狗”集多项“黑科技”于一身,大幅提升工程验收效率
巡检“机器狗”、行李系统支吊架精准预留、飞机目视遮蔽数字模拟……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现场,一个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彰显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智能化转型的新步伐。
西安悦翔数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西部机场集团借助空港秦创原平台孵化成立的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成为了空港新城培育数字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近年来,空港新城始终把科技创新和数字应用作为引领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枢纽、冷链”八大国家级开放试点,积极发挥国际航空枢纽对外开放的独特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
除此之外,2023年,空港新城引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经济领域企业79家,并有8家数字经济企业被认定为“西安市大数据企业”。在秦创原平台的推动下,空港新城还制定《“数字空港”顶层设计方案(2022-2025)》,助力政府决策、招商引资、智慧交通、城市安全等领域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带动新质生产力,以数字产业开辟新赛道,空港新城打造秦创原数字产业聚集区“蹄疾步稳”。
据了解,为进一步助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今年,空港新城推出秦创原专项培训“聚星计划”,计划每月举办两场高品质培训,通过加强金融服务、提升人才服务、嫁接行业资源等方式,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交流,搭建创新合作平台,致力于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蕞大增量”。未来,空港新城将继续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完善科技产业发展要素体系,构建一流雨林型综合创新生态,全力打造西部临空科创策源地、秦创原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合作示范区,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吕聪 空港新城供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头部时间删除内容。
你好 我的城丨创新驱动 “智”建未来
铁路货运量质齐升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网评:求职遭遇企业“盲盒岗位”
【地评线】“金砖闪耀”共创世界美好
旅游计次票让铁路运输服务满意度持续
媒体看西安 :央媒多角度关注我市
首趟进藏快速城际班列西安—拉萨 日喀
鄠邑区五竹街道: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
莲湖区:科技助力 “智”护生态
【地评线】循环经济驶入“快车道”
西安西排水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
西安网评:走进“柯学”?该给狂飙
西安网评:见贤思齐,像谷文昌那样
中交一公局华东汽车试验场项目(一
时隔两年白鹿再来西安 亮相小寨赛
高新区举行2024年四季度重点项目集
鄠周眉高速黑河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