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快报云报
在追逐“淮安梦”的征途中,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风范,形成风格独特和个性鲜明,提振精神,凝聚人心的新淮安精神。我认为:一要体现时代特征。新时期淮安精神要体现时代要求和特征风貌。二要引领淮安发展。对内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引导广大干群积极投身“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有象征意义”的伟大实践;对外能够扩大淮安知名度、提高淮安美誉度,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创淮安美好未来。三要彰显地方特质。深植淮安土壤,突出周恩来精神和淮安历史文化元素,充分挖掘、科学汲取淮安独有的精神特质、人文特质,充分体现、科学提炼出独有的地域风格和特色。立足淮安实情,笔者经过反复思考,就新时期淮安精神提炼以下内容供选择参考:——“实干、创优、为民、清廉。”二、“实干、兴淮、尚德、和谐。”
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动力。新时期淮安精神首先要以自信作为开头语,要坚决摒弃虚假政绩掩盖的盲目自信,因为它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要真自信。
求实:经济社会发展要始终遵循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注重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创新:科学发展不是冲动发展,跨越赶超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要在结构和特色上下功夫,弯道超车,需要不断地创新。
奋进:淮安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心中的“淮安梦”必须志存高远、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奋发进取。
博爱包容:淮安,伟大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应拥有总理博爱、包容的品质。
创新务实:实现中国梦·淮安梦要有创新精神,更应脚踏实地。
开放争先: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明晰淮安精神,统一社会各界的思想认识,开放的意识去认识这一新时期,并激发全市上下创先争优、加快跨越的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同心同向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是凝聚全市人民实干奔小康正能量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展现淮安良好的精神风貌的需要。
自强 作为新时期的淮安人要秉承周总理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伟大精神,树立自信,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在建设周总理家乡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创新 创新、创造、创业是淮安新时期必须着力弘扬的精神,缺乏创新,思想上就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建设美丽淮安的事业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直至现代化就会成为空谈。
实干 只有实干,才能成就伟业,只有实干,才能成就淮安美好的明天。
超越 淮安作为全省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有具大的跨越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实现跨越发展,方能迎头赶上,后发踞上。
敢说:姚晓东书记为何在一上任就提出要凝炼总结新时期淮安精神,旨在要看到我们新时期淮安人在跨越发展赶超方面的精神优势。首先,我们要看到在跨越赶超方面的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一个“怕”字。反之,新时期淮安精神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敢”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宣传战线的同志通常说的多做的少,好酒也怕巷子深。敢说,就是敢于将对工作的想法和思路说出来,要敢于说、勇于说、善于说。
敢想:按套路来、因循守旧是出不了新成果的,没有胆量,没有想法,就会束缚了我们的手脚,难有大的作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敢想,本身就是对工作负责的一种态度。
敢干:点子再新、办法再好、思路再对,不去执行、实践,都是空话,都等于零,实践才是蕞重要的。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
新的历史时期,背负新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有新的精神来激励、引导我们迈向新征程。结合金湖的实际,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精神值得弘扬:1、勇于奉献。40几年前金湖成千上万人民为了入江水道建设无私搬迁,金湖大桥、大佛寺等建设全县上下无私捐献……无论在慈善上,还是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勇于奉献。2、勤劳朴实。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纯朴的民风,和谐的社会,金湖正是以鱼米之乡和人民勤劳朴实的品德远近闻名。3、团结拼搏。彻底改变小富即安的观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敢创、敢拼,要有把金湖发展成为一流富庶地区的决心和斗志!
创新创特是淮安、金湖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的前提。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创新创特当做淮安金湖跨越发展、跳跃发展的重要路途和手段。孕育创新创特的土壤和氛围,将创新创特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超前思考、超前谋划,体现特色、体现突出、体现特点、体现个性化。创特要重点突出淮安、金湖地域名片特色,突出漂浮在水上城市的地理特色,突出淮安历史、现代文化交融,突出IT产业的突起。
共富共赢应该是淮安、金湖精神的蕞高追求,也是淮安金湖梦的具体实践。只有共同实现,才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富共赢就是要实现淮安金湖市域经济,县域经济,镇村户的共富,本土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共赢,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只有全体人民同心同向,才能实现万众一心奔小康,万众一心谋发展,万众一心奔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率真率先是淮安、金湖精神的具体体现。率真要求我们忠诚党的事业,忠于本职工作,职守为人民谋福祉,体现着人类的原始情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心态,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率真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遵循共同的社会和经济法则,要求抹去浮躁,还真善美,还原事物的本质,正本清源,倡导“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的社会风尚,让人间公道,让社会公平,让法律公正。
传承包容:深受吴楚文化影响的淮安,历代名人层出不穷,周恩来、吴承恩、梁红玉等名人深深影响着淮安人。因此,我们新时期的淮安人要传承淮安水文化博大宽容、有容乃大的博爱精神,传承淮安名人的奋发进取的传统美德。
勤劳进取:受吴楚文化影响的530万勤劳智慧的淮安人,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虽然经济和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苏南、苏中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现实,必须面对。面对暂时的落后,应不急不躁,发挥我们的优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创新实干:今年淮安市提出了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我们科技部门更能够深刻直观的体现出创新给实体经济带来的优势。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淮安地处苏北,必须正视现实,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早日在洼地崛起,并且在崛起中争先。当我们拥有传承包容的美德,拥有勤劳进取的品质,拥有创新实干的精神,新时期的淮安必然在我们手中越来越好。
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文明的气度。淮安是周总理的家乡,而周总理身上体现的一种重要精神就是博爱。博爱就是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兼容并包,这体现了淮安人博大的气魄和胸襟,是淮安人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优秀品格。淮安人要弘扬这种优秀品质。
自强自信。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姚书记的报告指出,我们干事业,谋发展,促跨越,必须有强大的自信心。明清时期,淮安曾确立了“运河之都”地位,但现在与苏南、苏中比起来,还有较大的发展差距,因此不少淮安人或多或少还存在自卑心理。因此,需要将“自强自信”的品格溶入淮安人的血液,成为促进淮安发展的城市精神和不竭动力。
创新实干。有了开放包容的气度,有了自强自信的品格,接下来就要脚踏实地去“干”。在着力打造外商投资创业高地的同时,积极鼓励淮安本地人奋发图强在家乡创业,要让全体淮安人民各种创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充分迸发,使淮安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干事创业、实现理想的风水宝地,早日将淮安打造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敦厚包容:淮安地处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淮安人不同于南方人的精细,也不同于北方人的豪放,淮安人尤其是金湖人脾气温和,性情憨厚,用“敦厚”来表征蕞是恰当不过。另外,淮安在历史上就是国家治河、漕运、盐运、榷关重地,多元文化交流使得淮安人具有一定的包容精神。新时代的淮安,我们要充分继承并发扬这种“敦厚包容”的精神,用敦厚的气质、包容的心态吸引国内外各方客商来投资淮安、建设淮安。
敬业务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爱岗敬业是社会对人们的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要想提振淮安精气神,每一位公职人员,必须率先垂范,爱岗敬业,面子上的思想不可取,求真务实才是王道。
创新图强:“创新”即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图强”即自信自强、追求卓越。“创新”的目的是“图强”。“创新图强”应该成为我们淮安人的精神风貌,只要我们有敢闯敢创、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有干大事、成大业的工作动力,我们一定能谱写出淮安儿女创新图强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