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农业和科技创新的碰撞!乡村全面振兴更进一步……
原标题:【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农业和科技创新的碰撞!乡村全面振兴更进一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市全力谋划乡村全面振兴,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让新时代的追梦人在淮安这片热土书写新的“答卷”。今天,小编带您去淮阴区马头镇,看看当地是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发展的。
白的似雪,粉的像霞,彩的如锦,走进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皇达花卉有限公司,盛开的蝴蝶兰争相斗艳,让人眼前一亮。近几年,该公司在科技研发上下足功夫,连续攻克了育苗、栽培等技术难题,年产成品高档蝴蝶兰达到200多万株。
在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像皇达花卉这样借助科技创新实现快速突破的项目还有很多。记者在淮安市现代渔业产业园看到,不少客户前来选苗、购苗。淮安市渔业产业园是我市渔业生产、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水产新品种引进和遗传育种技术,具有10亿尾各类水产苗种的繁育能力,可以满足我市及周边市养殖产业40%以上的水产苗种的需求。
作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渔业高科技示范基地,渔业园还将循环水养殖、绿色能源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等引入水产养殖业,可年产各类高档商品鱼30万公斤以上,产值超500万元,成为集渔业生产、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渔业生态园区和农业旅游示范点。
淮安市五河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祥胜说:“这块现代渔业的实验示范基地,每年能给老百姓提供5亿尾的优质鱼苗,另外,我们也会把一些新引进的品种推广给养殖户。”
注重集聚科技要素,营造优势创新环境。近年来,园区共投入各类研发资金39241.7万元,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的不断加盟也让园区的集成创新能力、成果辐射能力不断攀升。数据显示,园区目前已建成各类研发平台22个,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9项,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068项。此外,园区还立足淮河流域地域特点,形成具有“淮”特色系列科研成果。其中,“淮麦”种植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淮安红椒”等26件农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
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韩军说:“我们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了科技服务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13家科研平台,示范推广各种科技成果230项,辐射面积达到2万亩,有力地促进了三产融合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为加快建设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园区通过市验收和新入盘市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11.2亿元,招引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个,新推荐省、市名牌产品各1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户。同时,园区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园区发展空间,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韩军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争当江苏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的样板。”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