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以四个“聚焦”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全国30强”目标不动摇,聚力推进“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百日攻坚行动,坚持“稳”字当头,“进”上发力,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快马加鞭”,持续巩固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态势,奋力冲刺“全年红”。
一是聚焦产业升级,更大力度夯实发展根基。围绕“变量”抓有效投资,持续推进省市重大项目,精准施策抓进度,抢抓时机促投资,积极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努力惠及更多企业和项目。围绕“存量”抓扩产提质,紧盯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应税开票、制造业增加值等重点指标,做好分析、加强调度,力争在“百日攻坚”中实现新突破。围绕“增量”抓新增长点,多措并举推动列统企业净增数迈上新台阶,全力助推天合光能、鹏鼎第三园区等重点项目尽快释放产能,推动汉邦科技加快上市进程,新培育一批应税开票超百亿元和50亿元、30亿元企业。推进“智改数转”,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能工厂等方面持续突破。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更大力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力争有效高企数、高企培育入库数、科小企业评价入库数和研发投入数等科技指标在全市当排头、走前列。着力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做大在孵企业盘子,大力招引科技型项目,充分发挥“政校企”工作联盟作用。着力构建人才高地,吸引更多来区工作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利用科技镇长团等资源优势,在上海、南京等地区探索建立科技人才飞地,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三是聚焦对外开放,更大力度激发发展活力。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排定到账计划,推动外资项目早到账、到账多,进一步挖存量、拓增量,力争年度投资超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22个以上,围绕全年外资到账目标持续发力。加强重点外贸企业数据监测,推动韩泰轮胎、庆鼎电子、顺海供应链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放大综保区、空港产业园等口岸优势,打造区域跨境商品集采和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两个产业基地,加快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培育更多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外贸新增长点,积极扩大出口规模。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推动外贸进出口增长达超预期。
四是聚焦企业服务,更大力度打造优质环境。努力在优化服务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运用重点企业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强化制度保障,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在惠企政策纾难解困上下功夫,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指导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及时兑现各类暖企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努力在高效帮办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借助“惠企通”等平台,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在搭建平台助企发展上下功夫,举办企业家联谊和慰问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论坛,牵头开展政策宣讲会、银企对接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协作配套,实现合作共赢。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