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二次创业”加快打造国家级一流开发园区
砥砺奋进启新程,不忘初心铸辉煌。“新春头部会”凝聚起了全市上下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磅礴力量。经开区将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持续强基础、优布局、调结构,在突破成势中实现量质齐升,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做出经开区贡献。
实干笃行勇担当,奋楫争先创佳绩。过去一年,经开区坚决扛起“勇挑大梁”重大政治责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应税开票等总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分别达584.5亿元、165亿元、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8.2%、10.56%,工业入库税收达16.37亿元、总量全市第二;规上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暖、全年实现148.22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70%、全市头部。
2022年,经开区跨越重重难关,奋力攻坚赶超。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总投资334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百亿级的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天合光能光伏电池和组件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2天,创造了重特大项目建设的经开区速度。
奋楫扬帆开新局,长风破浪正当时。当前,经开区正锚定“全国30强、全省10强”发展目标,始终牢记设立经开区的战略意图,始终保持创业创新的不变初衷,锁定争先领先的创业追求,弘扬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保持不骄不躁的创业定力,在产业转型、空间重塑、城市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凝聚起了加快打造国家级一流开发园区的强大合力。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站在新起点上,经开区将紧紧围绕市委“153”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二次创业”,推动高端要素资源加快导入、发展路径模式加快更迭,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发展,以敢于拼、善于抢、勇于争、乐于干的精神,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立足当排头、走前列,为淮安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优势产业抓招商。围绕国家战略、赛道产业、头部企业和优势产业链项目,制定“8+3+7”招商活动计划,搭建招商推介平台,拓展交流合作渠道,实施项目招引“6168”工程,即全年协议引资超600亿元,新签约亿元项目10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6个,1至10亿元项目80个,力争百亿级以上项目再突破。
紧盯形象进度抓建设。以“天合样板”为标杆,多措并举强抓开工、狠抓竣工,创造更多的“经开区速度”,力争实现开竣工“2843”攻坚目标,即完成开竣工项目有效投资额200亿元,新开工项目8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竣工项目转化为列统企业30户。
聚焦企业关切抓服务。围绕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示范区, 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贯穿企业服务全过程,强化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挂钩部门、辖区街道工作联动,打好纾困、稳产、强企组合拳。从用地、规划、环保、配套等各方面,持续为项目,特别是超10亿元、5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储备更丰富的用地资源,实现由“腾笼换鸟”变“腾笼引凤”。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