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开区规范开展员额管理工作
根据开发园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部署要求,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设置、精细管理岗位员额,为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提供支撑。
瘦身健身,资源得到优化整合。根据核编文件和统一标准,对各职能机构和事业单位进行细化核算,通过多轮征求意见沟通,在严格控制员额总数与满足发展需求中寻求平衡。对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业务量较大、对口条线较多和招商、审批、企业服务相关部门予以重点倾斜、保障员额。首次设置岗位员额1200余名(不含学校和医院),与实有人数相比核减200余名员额,核减率13.9%,其中从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营商环境等经济工作的岗位约占岗位总数66%。
分类施策,确保新旧衔接有序。在单位岗位限额内,对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层正职(含园区相应层次)以下岗位设置一至五级,分别对应原职务层次中的副处、正科、副科、科员(股级)和办事员,岗位类别分为主管和主办两类,其中主管类岗位主要对应各层级的领导职数。新设岗级与现有管理架构有序衔接,变原有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现行政、事业、雇员三类人员“并轨运行”。对现有人员数量超过单位岗位员额数的,实行合理分流或一次性超配,再逐步消化。
刚性约束,总量控制动态平衡。出台《岗位员额设置及管理办法(试行)》,制定详细操作流程、样表模板,进一步规范员额使用。按照用人单位申报、编制部门核准、人事部门办理的程序,编制部门严格把关,实现岗位员额管理全流程“闭环”。员额满(超)的部门单位,人员只出不进,确需补充,按照“出一进一”的标准执行;凡职能弱化、体制建制面临调整的部门单位,不得使用空缺岗位员额,实现单位岗位内用人数量和员额总量控制、动态平衡。(董炳山)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