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工业园区:“两翼齐飞”奏响产业发展“协奏曲”
今年以来,淮安工业园区秉持“产业立区、项目兴区”发展理念,科学谋划两大主导产业,精准描画产业发展图谱,全力以赴抓企业培育、产业招商,实现“盐化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产业“两翼齐飞”,奏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聚焦优势,精准描画特色产业图谱。两区合并后,淮安工业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新定位,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迅速启动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在专业机构指导下,精心谋划,一张以“盐化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图谱日渐清晰:依托淮安地下丰富的岩盐资源,以实联化工、富强新材料、联力环保、艾科维等重点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盐化新材料产业;以比亚迪(江苏)智造产业基地、纳沛斯半导体、科铭货叉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明确主攻方向后,园区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主攻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建链补链,加速构筑产业集聚高地。项目为王、环境是金。淮安工业园区高举招商引资大旗,全力以赴攻坚重特大项目。围绕盐化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园区创新构建“立体化”招商体系,组建6个专业招商团队,聚焦主导产业,明确主攻方向,打造招商主力军;实施“产业链”图谱招商,编绘招商地图,明晰招商路径,聚焦强链、补链项目,对上游项目“追根溯源”,对下游项目“顺藤摸瓜”,推动上游基础化工原料向下游轻工产品转化;突出“精准化”区域招商,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突出精细化工和精密制造两大领域,狠抓科技招商、外资招商。
培优扶强,全力助推产业强筋壮骨。项目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淮安工业园区集聚新优势,深刻把握“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大力实施培优扶强工程,全心培育入园企业。一方面,深入开展“集成式”政策扶持,整合各类扶持政策,清单式指导企业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推动主导产业链式发展。引导纳沛斯等企业创建智能工厂,支持海泰克、麒祥化工等8户企业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宏邦等企业与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另一方面,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腿”,对拟入园项目实施联合评审,全面缩减项目审批周期,深化“服务专班”制度,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班子成员、一个团队全程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能见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