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一企业被建厂房镇政府称为申领财政资金借用其名义
自己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要建设一个“成品库工程”项目,自己却毫不知情,直到所在地的镇政府在中国招标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才知道:噢,原来自己公司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工程建设计划。
近日,江苏盱眙县的林先生向澎湃新闻()反映,他所在的盱眙县黄花塘镇政府竟瞒着他,以他的公司盱眙县宝驰米业的名义,向上级申报了一个财政奖补项目,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笔数百万元的“脱贫奔小康”的省财政奖励补贴资金。
12月14日,盱眙县黄花塘镇政府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镇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这件事时,有不当之处,镇政府已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此外,为避免引发误解,黄花塘镇政府已经向盱眙县政府申请变更项目名称,并获批。
盱眙县宝驰米业的法人代表林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今年8月,他在中国招标网上看到了一份“招标公告”,称他所在的公司(宝驰米业)正要建设一个“加工成品库”的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承建商。
澎湃新闻记者在中国招投标网站上检索到了4份关于盱眙宝驰米业加工厂成品库建设工程招标的相关公告,时间从8月18日到9月18日,包括招标公告、蕞高限价公示和中标结果。招标公告的署名单位为:盱眙县黄花塘镇人民政府、江苏鼎骏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我公司从来没有这样的工程项目,我作为法人代表也毫不知情,镇政府怎么能擅自替我做主,帮我‘虚拟’了这么一个工程项目呢?”林先生说,从今年十月份,林先生多次到镇里找领导询问情况,并没有得到答复。
今年11月初,他把自己的疑问发布在淮安当地网络论坛上,当天下午,黄花塘镇镇长和党委书记与他联系,希望他能把帖子删掉,但并未解释这个招标工程到底是怎么回事。
12月14日,黄花塘镇政府在发给澎湃新闻的书面回复中,大致解释了这次招标工程项目,其实是与该镇政府从上级领取一笔财政奖补资金有关。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盱眙县黄花塘镇根据上级规定,上报低收入农户人口353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2960人。根据江苏省政府的规定:凡是有劳动力的人口,每人奖补脱贫资金1000元,所以,江苏省财政拨付给盱眙县黄花塘镇“省级财政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为296万元。
而根据《江苏省农村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 经营性扶贫资产可以依法通过多种形式合理流动,依据市场经济规则搞活资本经营,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
“这笔钱是归镇政府所有。所以,我们就在想,如何充分利用好这笔钱。”黄花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他们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这个钱帮企业建厂房,然后再把厂房租给企业”。这样的线%的收益,然后每年再把这个收益分给农户。
据盱眙县黄花塘镇政府人士介绍,根据“脱贫奔小康申报项目必须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要求,黄花塘镇农经站相关经办人员为了能顺利报批成功,自拟一个“盱眙宝驰米业加工厂成品库建设工程”的项目上报到盱眙县,该项目经县政府批准后,黄花塘镇政府于2015年 9月10 日通过县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据黄花塘镇政府人士介绍,这个建设中的项目其实与林先生的“宝驰米业”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借助了他们的企业名称而已。
“为避免误解,镇政府已经向(盱眙)县政府申请变更项目名称,经县政府同意项目名称变更,目前,项目名称变更申报书已报江苏省扶贫办。”黄花塘镇政府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现在镇政府也已经将情况与林先生解释清楚了。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