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淮安这座城市?
在炎黄子孙精神文化图谱中,如果把绵亘东西、雄浑壮阔逾万里的长城比作支撑东方巨“人”的一“撇”;那么连结南北、流淌不息两千五百年的大运河便可堪顶梁之“捺”,二者共同书写出中国历史版图上堂堂正正的“人”字,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宏大气魄。
三千五百公里长的大运河,迤逦穿行于南北,串联起沿岸八省市的诸多璀璨明珠。这些因河而生、依漕而兴的城市中,蕞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被誉为“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头部州”的江苏淮安。
此地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南侧,古黄河、淮河、盐河、六塘河等河川本就在此交织汇聚;自春秋吴王夫差凿穿邗沟起,淮安更与大运河结缘,成为南下北上之要冲、九州贡道之转轴、漕运盐运之中枢,明清时河道、漕运部院驻节于此,足以见证其得天独厚、牵系天下的历史地位。
发达的漕运经济造就了淮安昔日的繁华,滋养着“一城古迹半城湖”。
漕粮由南而北,于此舍舟上陆,踏上通京大道;由北而南,于此弃马登舟,南去锦绣江南。南船北马、南腔北调,四方财源、八面漫泛,金银挥洒如土,脂膏流于街衢,淮安之繁盛“虽汉口、金陵不能过也”。
两千余载烽烟,一零八条街巷,一零六座园林,牌坊、寺庙和桥梁,幻影漂浮水幕中。
河下古镇石板路曲径斑驳、楚州古城镇淮楼钟鼓依稀、淮安府署规模宏大严整格致、清晏园典雅难掩皇家气派;还有汉韩侯祠、梁红玉祠、吴公祠、关天培祠、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周恩来故居鳞次栉比,将此般可与星空辉映的名字一一铭刻。
近代海运兴盛,多少运河之城风光不再,远去的帆影幻化成朦胧的旧梦。
为了盛世繁华不致泯于苍穹,江淮人民拾起文旅兴国的新志,借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IP,让淮安这座苏北城市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版权声明:本文由江苏淮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